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马工程 | 成长答卷:两代学员的信仰接力

2025-03-20 18:05|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信仰的接力棒

青春的奋进曲

在马克思主义的星河中,青年是永不褪色的追光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锻造青年政治骨干的“熔炉”,始终以思想淬炼、实践砺志为内核,将“知”与“行”深植于青年的成长基因。


本期推文以青马学员的对话为轴,串联起两代学员的躬行实践。从理论学习的书卷研读到社会实践的基层担当,他们用行动诠释“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更以青春之名续写信仰的接力篇章。此刻,让我们翻开这份《成长答卷》,聆听两代青马人的心声,见证星火燎原的力量。


受访者:陆志宇



人物介绍:医学院2021级医学检验1班学生,宁德师范学院第十二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七期读书社学员


Q:在哪个瞬间,你突然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这句话?


A:谢谢您的采访!我想是在周宁县鲤鱼溪旁,听着潺潺溪水层层流淌,看着鲤鱼往来翕忽,影布石上,这个美好宁静的小镇,保持着人鱼共生、邻“鲤”和谐的优良传统过了八百多年,这我们第一次直观地在书斋以外读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用这幅美丽的画卷论证着生态观和实践观的统一。




鲤鱼溪用发展的实践告诉着每一个到这里的孩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是书斋里的抽象理论,而是通过与中国实际、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从生态治理到文化传承。我们学思践悟,更加深刻地筑牢生态文明理念根基,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贡献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受访者:叶彤欣



人物介绍:体育学院2021级体育教育2班学生,担任宁德师范学院第十二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七期读书社副班长


Q:如果用3个关键词总结你的青马之旅,会是什么?为什么?


A: “思想觉醒”“文化传承”和“终身学习”是我的三个关键词。


“思想觉醒”是我在青马班的起点。在学习《摆脱贫困》一书时,我深刻理解到发展的艰难与决心,意识到每一项政策背后都是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指导实践有了更切实的感悟,从书本知识理解走向对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更加明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深刻内涵。


“文化传承”是我的第二个关键词。闽东文化中蕴含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实地研学的过程中,这些丰富的文化场所就是生动的案例,让我清晰地看到理论在历史长河中的实践脉络与深远影响。


青马班的学习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在青马班学到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让我有信心面对未来知识的更新,激励我在终身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受访者:陈玉仪



人物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学生,宁德师范学院第十二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七期读书社学员


Q:回顾第十二期“青马班读书社”的学习之旅,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参与第十二期青马班、第七期读书社,是我成长路上的关键一程。在这段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理论的提升,更是实践的成长,真正诠释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方面,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老师同学们展开热烈探讨,使得理论知识不再晦涩,变得鲜活立体,不断丰富我的理论知识。并且更重要的是思维蜕变,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剖析问题。遇到复杂难题,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理论积累为我在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中取得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暑期集训备赛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反复梳理知识,攻破一个个难点,强化理解,增强信心。到最后站在省赛的现场,尽管面对难题也能冷静作答,最终成功斩获奖项。


6月校赛开端到9月省赛获奖,这一过程虽然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从不放弃。因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底气,继续在学习和生活中奋进。




受访者:胡逸琳



人物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学生,宁德师范学院第十三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八期读书社学员


Q:在青马班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在为期一年的青马班与读书社学习历程中,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活动莫过于前往赤溪村的户外研学之旅。我们一行人抵达了那个意义非凡的地点——赤溪扶贫展示馆,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和赤溪村村民进行视频连线的地方。


在展示馆内,我们悉心聆听了当地负责人关于赤溪村脱贫历程的生动讲解,详细了解了赤溪村的历史变迁。赤溪之行不仅让我亲眼见证了赤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通过这段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受访者:李熠鹏



人物介绍:数理学院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学生,宁德师范学院第十三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八期读书社学员


Q:回顾本期“大学生村官助理团队”的实践经历,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回顾这段实践经历,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用行动诠释责任。支教的日子里,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书写知识,从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眸中读懂了希望与梦想;在果园中,我与实践队员们一同挥洒汗水,为当地果农们采摘桃子,指尖触碰桃子的瞬间,感受到土地的温度与劳动的厚重。这段经历让我从象牙塔走向田野,从理想回归现实,学会了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倾听乡村的呼吸。


我更加懂得,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追逐梦想,更在于脚踏实地,用行动点亮他人的希望。这段经历让我褪去了浮躁,收获了坚韧,也让我更加坚定:乡村不仅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诗与远方。




受访者:包伊婷



人物介绍:医学院2022级护理学1班学生,宁德师范学院第十三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八期读书社学员


Q:在青马班读书社的学习历程中,你理解“知行合一”?


A:作为医学生,受专业课特殊性的影响,我有很多可以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去年福建省“扬帆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我作为志愿者在古田县医院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习实践,主要负责病人的指引,取号以及医院大型活动的策划,在实践过程中,我时刻牢记着青马读书社学习过程中强调的“知行合一”,努力为人民服务。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2025318日,我校第十四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第九期读书社即将启航(培养周期为20253月至20263月)。我们期待更多青年接过信仰的接力棒,在理论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担当脊梁,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