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 “ 做” “证”必须达成一致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种举证式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主要是通过参评专业的“说”、“做”、“证”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
所谓“说”,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
“证”即“证明自己所说和所做的”,参评专业要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的“说”、“做”、 “证”必须达成一致。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如何使用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出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合格。
通过第三级认证的专业,在认证结论有效期内入学的师范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设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幼儿园分领域教育基础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等,师范毕业生按照学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学规定课程并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出具师范专业课程学习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合格。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出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合格证明,视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合格。
2022年下半年我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线上考查时间安排
化学、生物科学:10月10日-14日。
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概况
01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定位:立足宁德,面向海西,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地方性、师范性和应用性,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特色明显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以需求为导向,以教师教育、应用型文理为基础,以工学为发展重点,形成与地方基础教育、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
02
教师教育简介
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和办学之基,始终是我校最鲜明的办学底色和亮色。现有12个在招生师范专业,其中省级特色专业 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成绩突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开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
03
师范专业布点情况
学校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化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体育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学前教育、物理学、艺术教育等12个在招生师范专业,分布于7个二级学院。(备注:计算机科学技术师范专业目前只招专升本学生)。
04
在校师范学生情况
目前我校共有全日制师范生3664人(专升本372人),其中,2022级985人(专升本232人),2021级924人(专升本140人),2020级837人,2019级918人。

05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教育课程教师76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外聘教师21人。2021-2022学年教育实践“双导师”915人,其中校内导师101人,校外导师814人。
06
教师教育课程情况
教师教育课程共14门,26学分,416学时。教师教育课程必修模块 14学分,选修模块必须修满4学分,实践环节3.5学分。
07
教学设施
学校目前实验教学设施使用面积41108.7平方米,其中基础实验室5226.3平方米,专业实验室25997.6平方米,实习场所1413平方米,实训场所8471.8平方米,书写技能设施使用面积424平方米,微格教学设施使用面积347平方米,语言技能设施540平方米。
08
教学成效
近年来,我校师范生在各级各类师范和教学技能大赛中共获得省级103项奖励,国家级138项奖励。

09
师范类专业发展规划
一是控制办学规模。教师教育类专业占比 30%左右,稳定专业招生人数。巩固教师教育在全省本科院校中的优势地位,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师范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全国高师院校排行榜。
二是实施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加强教育与艺术学院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统筹和指导作用,强化教师教育专业之间资源的共享度,发挥已有省级教师教育类特色专业建设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其他教师教育专业朝品牌专业方向建设,进一步做优做强教师教育专业。以“卓越教师”培养为载体,推动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造就一批乐教、懂教、会教、善教,且具备教学名师和未来教育家潜质的中小学教师。联合12个教师教育专业组建以大学为联结纽带的“大学——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合作共同体,加强体系内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发挥辐射作用,将共同体建设成为具有闽东基础教育特色、活动效果显著的教育品牌。
三是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学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坚持举办“教师最佳一节课”,充分发挥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我校参加2022年下半年认证专业概况
01
化学
宁德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于1977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11 年开始招收首批本科,2015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本科生178名。现有专任教师 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2.73%。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位 7人,占教师总数的63.64%。入选市优秀教师1人,校级教学骨干1人,校级教学新秀1人。
近五年,本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学团队1个;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教学资源案例库实训室、化学微格实验室等一批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1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 3300多万元;拥有16个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能满足本专业各类课程实习实训的需要。
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测试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在“华文杯”全国师范生化学教育教学设计能力测试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三届全国书法、硬笔网络大赛三等奖1项。
02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收大专生,2011年招收首批本科生,2014 年获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生物学被评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2017年生物学获得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建设,生物科学专业2017年被评为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本专业获批立项建设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本专业现有本科学生208人。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占比68.7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4人,占教师总数的87.5%。本专业已建立 1个校级教学团队、2 个科研创新团队、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承担省部级项目 8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现有面积11000 m2的生物实验楼和3000 m2的实训楼,食用菌(面积270 m2)、植物(面积400 m2)等实训基地,及动物标本室(宁德市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植物标本室,仪器设备总值达4039万元。拥有原国家海洋局项目建设的海西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与生物制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药用植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闽东特色生物资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产学研示范基地,闽东水产品精深加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平台。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