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于扎根基层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去立志、去实践、去升华,在实践中深入贫困地区,了解国情,体验民情,增强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师生参与度高,近2700名师生组成308支实践队伍,实践内容涵盖了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理论普及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革命传统教育、科技发明、就业创业调研、招生宣传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大学生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根据最终的统计,投稿的社会实践团队共有54个,总共投稿数目为297篇,其中来自重点团队的有286篇,来自一般团队的有11篇,各个社会实践团队分别来自各二级学院和各社团组织,各个社会实践团队的定位也都有所不同,有支教类、志愿服务类、社会调研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类等等。其中,来自教育与艺术学院的寿宁县下党乡“星火传递,丹心筑梦”暑期实践队伍投稿数目最多,共投稿了17篇文章,其次是来自化学与材料学院的“碳小分-与宁携手低碳之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总共投稿了14篇文章。其他团队也都踊跃参与,为本次宁德师范学院的暑假带来了一抹又一抹亮丽的色彩。
志愿服务类实践队
青矜之志,履践致远,
宁师青马,筑梦浦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于扎根基层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去立志、去实践、去升华,在实践中深入贫困地区,了解国情,体验民情,增强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7月5日,宁德师范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十二期培训班和第七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组织学员于暑假赴宁德周宁浦源镇人民政府开展主题为“青矜之志,履践致远,宁师青马,筑梦浦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岗位上发挥自我作用,不断在实践中感悟领袖足迹,体验红色生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本领。
聆听党的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宁德师范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的实践队走进周宁县萌源村萧家岭红色文化馆,聆听党的故事,向宝哥学习如何争当红色文化讲解员,在红色文化馆,实践队员们认真学习馆内的红色文化故事,学习革命烈士凌福顺的英雄事迹,深入了解萧家岭战役的种种细节,了解了当地萌源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图为萌源村包村干部
正在为实践队员讲述红色文化
高血压危象目前不断的威胁中国居民的身体健康。故于7月19日,在邻鲤党群服务中心,宁德师范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的实践队员根据队员大多是医学专业的优势开展“测三高”志愿服务,邀请过往来者检测血糖、血压、血脂,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改进建议。
图为实践成员正在鲤鱼溪景点
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化作浦源鲤,秉越龙门志,怀揣着抱负祖国,乡村振兴的梦想来到浦源,最后眼里饱含坚定信念,这时长30天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大学生们通过担任村官助理,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为促进闽东乡村振兴添增力量。
实习实训类实践队
守护健康路,科普践医心
医学生社会实践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2023年7月5日,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医路践行,以声传心”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当地的居民更方便的就诊;队员们能在临床学习中巩固知识,从临床学习中得到感悟;为了宣传心肺复苏术,队员们在金马小区进行了一次关于心血管疾病知识的宣传,向当地居民传授心肺复苏术这项技能。
在活动中,团队成员充当了患者与医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接受了专业培训,学习导医技能和医疗知识,熟练掌握了医院门诊大厅规则和流程,而且团队成员分别前往不同的服务点,为不熟悉智能应用的病患办理业务,帮扶行动有困难的病患,给病人及家属以准确的解释与真诚的帮助,让患者在医院得到更加舒适的体验。
本次志愿导医活动中,团队成员展现出了专业、亲切、细致的志愿服务态度,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一致认可。本次志愿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团队成员熟悉医疗常识,了解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团队成员将学以致用,发扬志愿精神,提升服务能力,为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志愿服务引领社会风尚。
支教类实践队
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
——爱心支教,传播爱与希望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的号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丰富山区儿童的假期生活,2023年7月8日至7月22日,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在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赤溪小学顺利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并取得圆满结束。
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
社会实践队与指导老师林志斌合影
此次暑期支教以兴趣为导向,开设七门课程,将红色精神、畲族文化等内容纳入教学,为乡村学生搭建一个综合性平台。此外,为了促进师生、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在课堂教学之外,实践队还开展了素质拓展活动,以此提升团队凝聚力,让队员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浓厚的情感。
实践队队员正在给学生授课
为传承和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队队员组织各班级开展“二十大”主题班会。低年级的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祖国,刻画出纯粹、澄澈的爱国之情。中年级的小朋友们观看爱国题材的相关影片,学习和践行人民英雄精神。高年级的同学们在实践队队员讲解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内涵,借此了解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在支教活动的过程中,队员们通过参观赤溪村的杜家堡以及赤溪村扶贫展示厅,感受到赤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党的牵挂,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大爱情怀。
低年级学生与绘画作品合照
中年级学生观看爱国影片
高年级学生在黑板写下家乡的变化
实践队队员们参观杜家堡
实践队队员们在展示厅观看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线上连线视频
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朗读信件
队员给当地学生佩戴畲族头饰
实践队队员与当地学生学习畲族舞蹈
今年是后山夜校实践队在赤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第7年,也是后山夜校成立的第36年。三十六年来,后山夜校始终坚持以“教书育人,锻炼自我”为办学宗旨,先后共培训学员29142多人,到夜校实践的大学生达到1300多人,授课时数达到10121多课时。多年来,后山夜校全体教员们用实践践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革命文化教育实践队
宁德师范学院“红色耀中华,
精神传后人”红色之旅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忆往昔,百年征程砥砺同心;看今朝,千秋伟业催人奋进。为体悟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学习英雄精神,勤耕细悟爱国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闽东之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德师范学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双溪镇屏南县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红色耀中华,精神传后人”红色之旅圆满结束。
图为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行走途中
图为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在千乘桥合影
7月8日上午,实践队怀揣着下乡的期盼,来到双溪古镇,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下一步筹备工作。一到双溪镇,当地的人文风情便扑面而来,街道间,屋顶上,小巷里都有着老北京的风味。之后,实践队前往了屏南县人民武装部,科长甘雪健以“学习戍边英雄精神,争当能战敢战合格民兵”为主题进行爱国主题教育讲话,介绍了戍边英雄陈祥榕的英雄事迹。红色足迹最深的之一还属棠口村的新四军北上纪念碑,碑于2013年正式落成,生动再现了屏南村民惜别子弟兵北上抗日的情景和勇士们骁勇善战的恢弘场面。走进馆内,张书巡书记向实践队介绍馆内历史,馆中留存着革命先烈的足迹。革命纪念馆是承载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当代青年应积极弘扬革命文化,宣扬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披荆斩棘,赓续红色革命血脉,为强国新篇章书写当代大学生的绚丽华章。
图为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
在陈祥榕纪念馆观看陈祥榕相关视频
走近陈祥榕的家乡屏南县甘棠乡下山口村,这里有着陈祥榕英雄纪念馆,走进馆中,播放的是陈祥榕战士当兵时期的相关视频,从视频中能够深深感受他“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铿锵誓言。他用言行实践诺言,用身躯丈量祖国土地。回到驻扎地,团队开展红歌传唱活动,在队长蔡明轩和学生代表林珑的带领下,团队红歌愈唱愈烈,通过声声传唱,唱出了对英雄的歌颂,唱出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阅读经典红色书籍,共同分享红色文化作品,增进红色文化知识,振衣濯足展襟怀。走访淑华女子学校遗址参观学习感受不同时期的女性力量,领略独特魅力;骄阳微风做伴,深入校园,在屏南县第二中学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爱国教育课,并发挥我队退役军人的特色,开展征兵宣传工作,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助力屏南县征兵宣传工作的进行。山河已无恙,光影敬英雄,我队集体观看红色电影,借红色影片领悟革命先烈的灼灼爱国情,团队成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加深理解。学习英雄,要以英雄之情怀强化历史责任;学习英雄,要以英雄之风采养浩然正气;学习英雄,要以英雄之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在新征程上传承星火,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在烈士陵园合影
招生宣传类实践队
易班:和新同学来场“双向奔赴”,这个夏天不一般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大学生体验国情社情民意的窗口、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发挥青年力量助力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迎新工作,7月8日至7月17日,校易班工作站申报并组建了“燃夏助学,‘易’同前行”实践队,校学工处副处长龚劲丹兼任团队指导老师,团队围绕我校2023年招生宣传工作,立足思政宣传教育和校园生活服务两个大主题,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工作,实践产出涵盖“辅导员新生寄语”视频、“熊说”系列主题漫画、易班品牌周边以及实用类产品服务等,后续将借助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传播分发,在校内校外多场景实现投放使用。
“碎碎念出好点子”成员结合日常生活,交流产品设计理念
师生交流齐奋进,指导老师龚劲丹与团队成员在一起
团队积极探索协作模式,在实践中加快队伍建设,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身成长。据了解,“燃夏助学,‘易’同前行”团队是我校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的53支重点团队之一,由来自校易班发展与服务中心学生工作站的18名在校大学生组成。
航拍取景好搭档,团队成员利用无人机
捕捉校园风光
场景化展示学科风采,团队成员进行
“辅导员寄语视频“拍摄
擦亮思政课堂底色,
海报主题引领一同上好“大思政课”
团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立足社会实践大舞台,坚持线下线上齐发力,实现了从内容采集到产品生成的全过程参与,在实践中寻求“提质”与“创新”之法,切实提升宣传实效。团队成员参与撰写了《致全体新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在信中他们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创新性的加入由常见符号组成的酷似表情的“颜文字”,借助生动活泼的语言,为新同学揭开大学生活的神秘面纱;在“辅导员新生寄语”视频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与来自各二级学院的10位辅导员老师一起,设计和拍摄了一系列创意镜头,不断打磨视听语言艺术,通过独特的视角进行切入,展现校内学科专业特色,打破考生与学科专业之间的“次元壁”;在周边产品的设计上,团队成员切实考虑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现实需要,同时融入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特色,创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实用产品,“形似熊头的摇扇、镌刻标语的发篦、声似摇铃的钥匙扣......”成员们发散思维,在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区间寻求“实践方程”多样化的“解集”,在服务生活的实际功用中发挥思想文化宣传效果;在教育宣传主题漫画及海报的制作中,成员们运用多样的卡通动漫形式,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日常化生活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时政理论、传统文化、科学知识等,与新同学一同上好“大思政课”。此外,团队还在社交群聊建立“认证咨询类群”,为新同学解答生活学习的困惑,预计服务人数可达千余。
用色彩讲述多彩校园,
“熊说”系列漫画指点大学新生活
社会调研类实践队
河小禹“守碧水长流,建生态家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宁德师范学院河小禹——“保万世水河清,筑水韵生态梦”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6日至17日深入宁德周边地区开展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旨在宣传助力水资源保护,引导市民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公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发挥先锋力量,践行实践精神
为充分发挥先锋力量,彰显“知行合一,笃行致远”的实践精神,河小禹实践队深入相关企业及单位进行调查走访,寻求科技支援,运用智能大数据分析更好地探究水体质量。
图为监测中心站郭站长与实践队员交流讲话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水样预处理过程
实地调研取水样,笃行实干践初心
为大力发扬调查研究的实干精神,营造“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良好环境,实践队伍深入宁德东湖南岸公园、大门山公园、赤鉴湖公园及其周边流域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共筑闽东绿水长廊。
图为实践队员刘少栋在南岸公园采集水样
图为实践队员对采集水质进行实验处理
饮水思源,去污洁净
为提升污水治理能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实践队员跟随指导老师刘锡尧前往洋中镇天湖村、东山村等村落进行现场走访,调研各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情况。
图为指导老师与技术人员商量污水解决方案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记录污水整改情况
携手河长办,落实新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湖保护和宣传,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优势,增强青少年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进程,河小禹实践队分别与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河长办和蕉城区河长办先后开展了两次“我与河长面对面”座谈会。在东侨河长办座谈会上,河长办工作人员郑巧姜用精炼的语言向实践队员讲述“河长办”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各部门,将“让河湖更美丽”的美好愿景落到实处。
图为工作人员郑巧姜与实践队员们开展座谈会
图为“河小禹”实践队和蕉城区河长办开展面对面座谈会
溯源霍童溪,探测水质
蕉城区河长办工作人员与“河小禹”实践队一同前往霍童溪,走进美丽河湖,取水样实调研。以霍童溪上游洪口乡为始,观洪口水库,经中游石桥村,感黄鞠文化,又至下游九都镇,赏云气诗滩。顺溪而行,依次取水样检测pH,参观学习水文化,悟黄鞠水滴石穿之精神,叹霍童一方碧水之清,赞河湖长制推行之效!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霍童镇副河长谢鹄
巡河护河畅河道,入户调查寻民心。下午,“河小禹”实践队与河道专管员一同巡护河道,了解河湖四乱整治情况,共同清理岸上垃圾。除此之外,实践队员还走进家家户户,发放问卷调查,促进宣传河长制,推动全民参与构建美丽河湖。
图为实践队队员谢兆宽巡护河道、清理垃圾
闽之山,何苍苍;闽之水,何泱泱。通过本期社会实践活动,“河小禹”实践队不仅领略闽东绿水青山之美,也更加坚定守护水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量。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中,河小禹也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明确”和“两个维护”,致力于将绿色发展新理念深入人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乡村振兴类实践队
探访福鼎十二中,发现教育的新光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重要指示,“寻访闽浙之界”实践团这次参观之旅便来到了坐落于素有“秀才村”之称的福鼎西阳村的福鼎十二中,对福鼎十二中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只有振兴乡村教育才能振兴乡村发展。
在福鼎十二中,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散发着勃勃生机。学校的建筑也展现出现代化的风格,各种设施配套齐全。这里的环境舒适宜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空间。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注意到福鼎十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队员们参观了图书馆和创客空间,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创意。
此外,对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未来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为工作宗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统一认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课改的各项工作,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大胆尝试。
通过此次参观福鼎十二中的机会,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到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明白了只有振兴乡村教育才能振兴乡村发展。福鼎十二中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成为了教育的一颗璀璨明星。
科技发明类实践队
红外循迹小车设计
7月21日至8月3日,宁德师范创新设计工程实践队在宁德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顺利完成了为期10天的工程实践。在这10天的时光中,团队成员们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团队的沟通,提升理工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训练,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具备制作完整电子产品、设计电路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今后工作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7月21日,宁德师范创新设计工程实践队走进了实验室,开启了本次实践之旅。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引发了团队成员们的更多思考。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通过实践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品质,彰现了意志。
成员将传感器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程序设计
即使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实践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为了解决问题,队员之间积极沟通,顺利的解决了最困难的前期工作,这也让实践队的成员们清楚意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一个集体只有成员之间积极沟通,才能发挥出整个集体的力量。
成员针对各自观点进行充分讨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硬件制作到软件编程,实践对员们有条不紊地完成小车任务。工程实践即将画上句号,是结束也是开端。在每个成员面前展现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让每个成员拥有勇往直前的勇气,能够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