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既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也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动员。全校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5月14日下午,我校在求知楼A308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夏良玉、校党委副书记江潮炳、副校长颜桂炀出席会议,并同与会人员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交流。

夏良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把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努力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夏良玉强调,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富矿”,发挥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六次到校调研指导、两次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的独特优势,用好《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的故事》校本教材,使思政课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强理论之供给,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要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着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系统化、开放式、研学式建设思政课,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个相统一”,遵循思政课建设规律,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注重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相结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设计课程目标,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让思政教育温暖鲜活、可亲可信。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加强常态化、全覆盖、分众式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完善成长激励机制,强化待遇保障,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夏良玉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完成从“低头”“抬头”到“点头”的转变,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为思政课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参会校领导、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代表从各自角度交流汇报了学习感悟和工作思路。
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全体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师生热议
01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廖翔华: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大经费、人员投入,为马院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我们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用好宁德独特优势,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探索实践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度融入思政课,推进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闽东鲜明特色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02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玉桃:
30多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牢记嘱托,扎根闽东铸魂育人,坚持不懈地将宁德的思政教学资源优势转化教学优势。我校思政课教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形成的生动实践,开展课程融入和教研教改,依托“理论与实践双线互动”的方式,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全面贯穿起来,将“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读宁德”而“知中国”,“走宁德”而“悟理论”,“研宁德”而“化行动”,形成了具有“宁德模式”的思政课程育人特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让我校更有信心继续探索、深化建设具有福建特色、闽东地域优势、宁德师院特征的思政课!
03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陈开梓: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围绕“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总书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思政课“走新”更“走心”,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04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主任郭斌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思政课教师认真贯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要求,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认真探索将宁德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富矿转化为教学的独特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生活实践融入到六门必须课程中,讲活了思政课,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挑剔的“味蕾”,探索了思政课“造势吸引、自动裂变、连环诱惑、达成目标”的教学新路径。在未来的教学路上,我们思政课教师将以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继续开拓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
05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专业班主任郑幼维: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在自身成长的道路上,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新时代新征程,我将努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培根铸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福建资源、宁德资源,着力提升思政课的地方特色和育人效果,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我将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扣好学生的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06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政专业学生杨静雯:
“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希望、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将育人育才的目标贯彻到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今后工作中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心、用情、用力上好每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