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匆匆又盛夏
又是一年毕业季
2022届毕业生即将背上行囊
从宁师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大学四年飞扬着他们的青春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小柠特别推出优秀毕业生系列推送
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青春风采
听一听他们关于理想与奋斗的故事
兰蓉蓉:“没有恐惧就没有勇敢”

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专业:艺术教育专业
毕业去向:室内设计师
曾获荣誉: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奖学金
突破桎梏,智者自救
正如大多数大一新生一样,兰蓉蓉也同样对全新、未知的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期待,也曾感到迷茫与恐惧。初入大学校园的她,常常对自己发问:“我是否真的有信心和能力承担新任务?是否真的作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怀疑困扰着大一的兰蓉蓉。于是,她决心对自己这一成不变、平平无奇的校园生活现状作出改变。恰好,她遇到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兰蓉蓉回忆道,那是社会实践下乡表演活动时期,许多同学因为没有上台表演经历而畏缩,便纷纷选择“打退堂鼓”。然而,她却认为这正是一个突破内心桎梏的绝佳时机。于是,她迈出了舒适区的第一步,主动报名了活动,并且负责唱歌表演活动的相关前期工作。兰蓉蓉也因此结交了一些志向相投的朋友,不仅提高了交际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兰蓉蓉认为,大学是一个展现自我风采、锤炼实践技能的舞台,我们不应该浪费任何一个机遇和挑战。
勇敢追梦,乐此不疲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蓬勃的时代,技术正在以惊人的步伐大步向前发展,各行各业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我将要从事的设计行业也不例外,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设计本身的热爱与追求。”从兰蓉蓉的话语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对设计梦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她坚信“没有恐惧就没有勇敢”。“正是因为技术对设计过程的影响,我们的创新设计理念与思维才显得愈加难能可贵。本科阶段的艺术教育专业学习重点是绘画,我根据自身的情况,拓展学习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即使设计过程耗时长,我依然乐在其中,因为这是我的乐趣所在。”
兰蓉蓉的大学四年,充分利用了大学四年磨炼自身的机会,从一个害怕上台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人。
余薇:“脚下有力量,心中有信仰”

学院:数理学院
专业:物理学(师范)
毕业去向:中学物理教师
曾获荣誉:福建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路途遥远,不忘初心
四年时间可以改变什么?回顾大学四年的生活,余薇成长了许多,四年的沉淀,让她对中学物理教学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也越发感受到自己深爱着教师这个职业。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余薇就在学习上一直保持着认真刻苦的态度,对于学习余薇有着自己的见解:“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提高听课的质量很重要,要适时记录,紧跟老师思路,并在练习中总结做题经验。”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余薇积极参加教师技能比赛活动,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她获得了福建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科研上,余薇不断挑战自己,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取得石墨烯生产用研磨机的专利证书。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寒假去过动车站参与铁路志愿者,暑假主动参与社区的防疫志愿活动,和班级同学一起组织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余薇四年的大学生活精彩而充实,她不断进步着,一点一点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即使现在的自己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样子,但是我依旧认为时光会不负追梦人的。”这是余薇最喜欢的一句话。
坚持目标,未来可期
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最让余微印象最深的是在大四上学期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点点滴滴。从全国比赛再到全省比赛,她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设计教案,甚至自己自制教具。从进行试讲到反复看自己的试讲视频,再到老师指导、不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她付出了很多,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从一开始的容易紧张、怯场到之后的从容自信。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她有过担心、紧张、疲惫,更觉得师范技能的提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余薇表示要不断向优秀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条道路上余薇一直目标坚定,“毕业后我将进入福州市属中学,成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
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师生涯,余微有着自己的规划:“我的规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内我会熟悉自己的日常教学,适应教师角色转变,观摩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中期内我会尽可能多去参加一些技能比赛,同时关注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相长。长期规划是希望自己能够向一名研究型教师转变,参与论文撰写和课题研发等。”余微一直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也是她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张梦菲:“努力努力再努力”

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专业
毕业去向:入职国企
曾获荣誉: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科研先进学生,宁德市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
挑战自我,星光闪耀
作为一名山东女孩,张梦菲初到宁德时对学校的一切充满了惶恐和不安,担心自己适应不了新的环境,担心自己不能顺利迎接未来和挑战。
张梦菲谈道,大一时她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院学生会,也担任了院教研办助理。她记得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她手足无措,胆小又自卑。到了大二,她决定提升自己,于是开始尝试站在同学们面前,竞选了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大三时,她秉持着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宗旨,竞选了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负责人,在张梦菲看来,这次竞选让她突破自我,促使她快速成长。从大一大四,张梦菲在一次次统筹策划工作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也深切感受到做好一件事的困难。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她明白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不断地学习进取,才可以在她困难中勇往直前,化茧成蝶。
合理规划,勤学多思
“大学学习跟高中截然不同,在大学里你不仅要学习多门课程,还要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时都是困难的,这时候就要合理安排时间,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高效完成每一项任务”,在张梦菲看来,大学生应该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努力去争取我们所想要的,勇敢去做,放肆去拼,不让青春留下任何遗憾。
张梦菲在谈到自己的专业时,说道:“专业课程学习中总是会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多去请教同学和老师,他们总是可以给你一些中肯的建议和学习方法。”于她而言,应该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她认为可以利用图书馆或慕课等形式深入学习,勤学好问,多加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
卢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去向:备考研究生
曾获荣誉:校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
吃苦耐劳,脚踏实地
大学承载青春,青春张扬梦想。学习是人一生的财富,卢煜的学习方法很简单,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做题巩固,虽然看似简单,但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他深知土木工程是一个需要吃苦的专业,只有脚踏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才能走得更远。学习的过程,使人痛并快乐着,只要肯吃苦,总会有所收获。他不断告诫自己,“成功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也不停鼓励自己“更加努力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稳扎稳打,单词该背就背,题目该刷就刷,不要有侥幸心理,更不要欺骗自己”,这是他当下考研备考的体会。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走过的每一条道路,回头都是清晰可见的脚印,每一步都刚刚好。
充实自我,向往未来
时光飞逝,切勿虚度。“把学习搞好后,想参加的比赛就去参加,课余时间去兼职或是参加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大学中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即将面对的社会。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我们要争取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出点东西来。不管是什么方面,可以是学习,可以是创业,可以是运动等等,只要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就好了。”这些也是卢煜在大学期间一直做的。他就是通过这些比赛、兼职和活动,不断充实自我,锻炼自我,从而掌握更多的技能。那么什么是他前行的动力呢?“未来的美好生活就是我的动力,努力累了就想想美好的东西,然后接着努力”。追忆完过去,就要收拾好心情再出发,朝着美好的未来继续前进。
王欣萍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毕业去向:毕业就职
曾获荣誉:宁德市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三好学生,一等奖奖学金
学会自律,懂得合作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时期,王欣萍认为,作为一个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自律,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若闲暇的时间比较多可以额外考取一些证书,毕竟“技多不压身”。学习上一定要做到“不会就问”,不要积累问题:要学会合作、配合,上了大学之后,经常有进行小组作业的时,不能想着坐享其成,要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作业中,可以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一同将任务完成得更好,因为小组作业并不单单只是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要认真对待。正是因为如此,在每次合作比赛中锻炼自己与他人的合作的能力。
热爱专业,提升自我
刚刚进入大学时,王欣萍最初对自己的专业是抱着“营销不就是推销,谁都能做”这种态度来看待的,将市场营销简单的与推销挂钩,但在经过不断学习之后,她逐渐发现其实其中的学问很多,只要有足够的学问,就可以往管理、策划、公关等各种方向发展,即使是做一名更加优秀的销售。“要认可我们所学的专业,相信它带来的知识是可以提升自我、丰富自我的。”王欣萍说道。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这便是他们的青春正能量
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
总会突然在某一天
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愿优秀毕业生们
在今后的人生阶段
各自发光 各自灿烂
如今奔赴山海
来日顶峰相见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