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内热点 | 校园学生到单位“新生”

2023-04-03 22:02|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基层选调:校园学生到单位“新生”

——宁德师范学院闭世管事迹


人物信息



闭世管,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2018级物理学专业学士本科生,中共党员,现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马隘镇人民政府。20227月考取百色市选调生,同年8月分配到德保县马隘镇人民政府工作,在人民政府党政办工作两个多月后,到马隘镇排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书助理,工作期间做好德保县“10.4”“11.26”“12.4”等突发疫情排班卡点和隔离安排、疫情防控宣传等守护群众安全,得到排留村零感染的好成绩;参加排留村村集体经济甘蔗丰收和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联农带农增加收益;参与组织策划宣传马隘镇2023年春耕生产“大比武”,营造干群齐心、春耕农忙的浓烈氛围,为马隘镇丰收生产打好“开春仗”等事迹。


人物事迹



从校门到基层,从城市到农村,从盛夏到深秋,越过寒冬又来到了初春,转眼回望像是刚毕业一样,但此时我已选调生入职8个多月,在这八个月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给自己成长和磨砺了,在校园主要是对知识的磨砺,出来基层工作后是全方位对自己的磨砺,毫不夸张的说在这基层这所大学堂里,我就是地地道道的新生,幸而在组织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坚定信念,服务基层,努力工作,提升自己;虚心学习,认真锻炼,开阔视野,丰富了求实的经验,加深了对基层工作的认识。这期间有初报道时的失落感、有为民办实事的踏实感、有写文章被报道时的喜悦感、有坚持不懈改变的获得感等交织于心,但初心依旧不改,从以下四点的事迹行动写下无悔青春的誓言。


一、积极调整,主动适应基层工作环境。



2022831日,我来到马隘镇人民政府报道,走上工作岗,下派到广西百色市红色革命老区的德保县马隘镇排留村驻村,该村是十三五脱贫村,有9个自然屯均实现三通和网络覆盖,总人口4581873人,建档立卡脱贫户323户,防返贫和实现乡村振兴地形势严峻。我调整心态,明确角色定位,不怕艰苦,保持毕业不等于学习的结束的心态,成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眼中地地道道的新生,我积极调整自己,要谦虚谨慎,勤学多问,在工作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争取成为基层工作中的优秀生


二、坚定信念、努力提升基层工作能力。



参加了2022年百色市选调生初任培训暨到村任职岗前培训班和2022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两个培训班,成为我踏入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奠基石,是扣好公务员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的第一粒扣子,更是我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而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新征程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八天的时间当中,专家和教授开展深入浅出的授课使我系统的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学习《公务员法》等理论学习,坚定了我的政治立场;在同优秀选调生的师兄师姐交流中,汲取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下沉乡村熔炼自我,树立起服务人民群众宗旨。


三、提高觉悟,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政策。



加强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了解民生实事、国际时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政治的明白人,通过提升自己思想进一步做好宣传落实政策。我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学习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优势,发挥方针政策宣传员作用。通过积极入屯入户宣传政策,在马隘镇疫情防形式就严峻时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守护群众安全的,期间在排留村零感染,得到了镇里的认可;通过宣传产业帮扶政策,全村2022年小额信贷共98474.2万元、两批产业奖补共210户和60KV光伏项目、勇壮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种桑养蚕等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6.1575万元;通过宣传动员全村3231320名脱贫人口均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四、尽职尽责,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在落实日常工作,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在村两委遇到困难时,主动靠前一起攻坚克难,发挥村级事务管理员作用。当好村两委的助手,做好起草文字材料、村两委会议记录、规范档案资料管理、村级网页维护和内务工作等工作;参加村两委会议,参与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高质量的做好村务工作。除此之外在驻村工作中积极联系服务群众,发挥驻村包片联络员作用,负责联系村民小组,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指导督促村民发展生产和服务群众,努力为村民排忧解难;配合做好社会治安、矛盾调解等工作。如:农村扶贫工作,邻里纠纷调解,农村拆迁纠纷调解等很好地完成服务群众工作。平时能顾全大局,能摆正公事与私事的位置,始终做到以工作为重,高标准完成工作。

总而言之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对于刚从校园毕业出来的我直接到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唯有做一个虚心请教和吃苦耐劳的“新生”才能做好基层工作,同时赶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任重道远和充满挑战,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深深鼓舞着我,每一代人由每一代人的接力棒,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作为新时代青年,唯有敢于扎根基层不惧艰苦,勇于练就本领沉淀自我,才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奋斗诠释能接好接力棒,让青春之花在基层开出绚丽之花。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