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金融陷阱花样多 不听不信不转账

2025-01-26 16:25|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金融陷阱花样多

不听不信不转账





亲爱的宁师er,寒假期间正值岁末年初,当大家满心欢喜准备过年时,非法金融活动却在暗处伺机而动。无论是兼职赚钱、假期创业,或者是打理压岁钱,都得小心,诱人的“财富机遇”背后,或许就藏着陷阱。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在寒假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什么叫非法金融活动呢?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未经批准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或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参与,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非法金融活动常见类型



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放贷、融资担保、外汇买卖、违规销售金融产品、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伪造与出售货币、虚假金融广告等。


非法金融活动常见手段



01承诺高额回报


非法金融活动往往以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如“保本保息”“年化收益率高达XX%”的虚假承诺。


02
编造虚假项目


通过夸大公司实力、虚构项目背景、伪造政府批文等手段,制造虚假繁荣景象,引诱消费者投资。


03
虚假宣传造势


聘请明星名人站台,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发布广告,报刊上发表专访文章,制造虚假声势。


04利用互联网平台


借助网络社交平台、手机APP等新媒体渠道,进行跨地域、广覆盖的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增加其隐蔽性和传播速度。


05非法营利与传销结合


传销与非法盈利结合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非法金融模式。通常,此类模式以快速致富为诱饵,吸引参与者加入。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三大招


第一招:警惕五点

1.自称保本高收益的;

2.让你在APP上输入身份证及亲人通讯电话的;

3.贷款要先扣除本息的;

4.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5.让你炒“币”的。


第二招:做到三个一律

1.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谈到集资高利息的,一律挂掉;

3.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短信链接,一律不点。


第三招:牢记三个切莫

1.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

2.切莫相信一夜暴富,投资要走正规渠道;

3.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遇事多与家人商量,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措施


01

增强风险意识


同学们应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不轻信高息诱惑,不盲目跟风投资。


02

核实机构资质


在参与金融活动前,务必核实相关机构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如查看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03

了解产品信息


对金融产品进行充分了解和风险评估,关注其收益与风险是否匹配,避免盲目投资。


04

及时举报非法行为


一旦发现非法金融活动线索或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立即向金融监管单位、公安机关等部门举报。


让我们一起擦亮双眼,提高警惕,用知识武装自己,让非法金融活动无机可乘,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最后,小柠祝每一位宁师er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