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学校的“十四五”发展目标是什么?
“十四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突出地方性、师范性、应用性,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超越;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开放办学步伐,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顺利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工作,力争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争创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平台、奖项等重要办学指标建设上取得突破。到2025年,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学科专业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应用型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多科性、特色明显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具备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实力,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7 学校办学的特色优势是什么?
持续擦亮师范教育底色。实施“师范教育亮色工程 ”,构建政府、高校、中小幼学校三位一体的“GUS ”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教育学科入选省一流应用型主干学科,数学、生物入选省级重点学科。67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程,为闽东培养了约70%的基础教育师资和70%的中小学校长,对宁德及其周边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基础性、 战略性支撑作用,曾获国家教委授予“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 ”的表彰。
深度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宁德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 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有省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绿色能 源与环境催化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宁德时代共建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协 同创新中心、与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共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与青拓集团共建省冶金新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与正大集团等合作 建立产业学院;成立了“新能源产学班”“福耀产学班”。紧紧围绕 宁德“茶乡、菌都、药城、水产大市 ”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有省毒 物与药物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省特色药用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闽东畲医畲药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太子参种质资源库。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入选省一流应用型主干学科,构建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引领闽东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设立“ 闽东之光 ”研究院,着力开展“溯源新思想”、闽东红色文化、畲族文化等研究,推出《习近平早期思想初探》《〈摆脱贫困〉导读》《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的故事》等著作和校本教材;编撰《四库全书闽东卷》《闽东畲族文化全书》 和原创“百丈英风”红色组歌、“畲带情”舞蹈等一批具有闽东特色文化的成果,促进闽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8 学校的办学条件如何?
学校占地1047.59亩,校舍建筑面积35.0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5亿元。学校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123.94万册,建设数字化资源38个,电子图书178.6万余册、电子期刊5.2万种、学位论文1098.6万册。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个。
9 学校现有办学规模?
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11067人。
10 学校现有师资队伍?
截止2024年12月,有专任教师714人,生师比14.71:1(折合学生数11579.1)。正高职称62人、副高职称19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02人,占比84.3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33人,占比32.63%。“双师型”教师244,占比34.17%,具有行业背景和工程背景199人次,占比27.87%,同时还从行企业聘请外聘教师146人,加强师资力量。
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重大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5人,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BC 类)2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5人、宁德市“天湖人才”163人,采取“柔性引进”政策,聘请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杰出企业家等作为学校兼职教授,融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11 学校现有科研工作?
学校现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级新型智库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2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
12 学校与哪些国家或地区实现了合作办学?
学校与台湾义守大学、侨光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联合举办闽台高校联合培养项目,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化学、生物技术、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国际商务等专业。
13 学校有多少本科专业、辅修专业、微专业?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0个,其中应用型专业群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
2024年幼儿游戏材料设计与制作、畲药植物资源研发、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民宿管理与运营、体适能与休闲健身、法医学7个微专业入选为宁德师范学院首批微专业建设名单。财务会计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入选宁德师范学院辅修专业试点。
14 学校建有哪些产业学院?
学校建有5个产业学院,分别是:青拓产业学院、正大产业学院、品品香茶产业学院、中科曙光产业学院、宁德海洋渔业振兴学院。
15 学校建有哪些研究院?
学校建12个研究所(中心),分别是:数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茶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精准扶贫与反返贫研究中心、福建省毒物与药物毒理学重点实验室、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研究中心、畲族文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闽东旅游扶贫研究中心、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