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切实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动展示各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特推出“审核评估二级学院巡礼”系列专题。
本期推送: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8年创办的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学院现有生物学福建省级重点学科、福建省级应用型学科,设有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茶学系3个系,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茶学、生 物技术(闽台合作项目) 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多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4人。
学院坚持引育结合,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全院教职工38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0%;博士19人,占比50.0%。学院教师获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C类5人。近年来,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以及市科技进步奖6项。


办学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 “红色基因铸魂、区域产业赋能” 理念,构建党建引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
专业定位
聚焦闽东 “茶菌药渔” 特色产业,打造 “师范教育 + 生物科技 + 茶学” 三翼齐飞的专业集群,强化应用型与师范型人才培养双轨并行。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 “师德高尚、专业扎实、技能突出、创新力强” 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生物产业升级。
区域契合度
与正大集团、品品香茶业共建产业学院,形成 “校企双导师制”“订单式培养” 等模式。
质量保障
以师范认证为抓手,构建 “五育融合” 质量体系,生物科学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生考研率连续三年居全校前列。
三全育人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 “党建 + 育人” 模式,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党委深度融合党建与团建工作,构建了 “一工程四计划” 立德树人育人模式。“向阳立德工程” 作为育人核心框架,为整体育人工作指明方向,“春耕启智计划”“蹲苗强体计划”“惊蛰悟美计划”芒种兴劳计划 ” 则从不同维度精准发力,全方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思政铸魂
“一工程四计划” 育人模式开展以来释放出强大效能,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市级三等奖2项;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铜奖4项;“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2项;“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华文”师范院校师范生生物学科教学技能测试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华文”师范院校师范生生物学科教学设计测试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3项;专利(著作权)10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2022-2024年考取硕士研究生83人,其中双一流院校6人。在学院学生工作层面,凭借育人模式的卓越成效,学院两次荣获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次荣获校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一工程四计划” 已成为学院学生工作有力的育人新引擎,推动学院学生工作不断迈向育人新高度。


产教融合
深化 “校企双主体” 协同,推行茶学专业 “双负责人制”,成立正大产业学院(福建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品品香产业学院,开发 “岗位标准 + 三模拟” 教学模式(模拟现场、过程、角色),校企共建课程 12 门,校外实践基地 60 个。


双创赋能
构建 “科研项目 + 学科竞赛 + 成果转化” 三位一体机制,学生年均获省级以上奖项 60 余项,发表论文 35 篇,获国家专利 17 项,考研率达 12%,83 人考入双一流等高校。


四步创新驱动
课程革新
重构 “产业需求→核心课→方向模块课→创新实践” 课程体系,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4 门。
竞赛牵引
建立 “五级竞赛体系”,近五年获 “互联网 +” 国家级铜奖 1 项、省级金奖 1 项。
服务升级
承接宁德市茶王赛等赛事,师生服务企业技术研发 20 余项,成果转化专利 12 项。
质量闭环
构建 “目标 - 过程 - 评价” 保障体系,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 98%,师范认证专家评价 “师范生教学能力突出”。
科研育人与产业振兴的双向奔赴
实施路径
依托省级科研平台,构建 “资源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 链条:
1.设立学生科研项目 118 项,500 余人参与,配套 “勤研助学” 奖学金。
2.举办 4 届院级科研创新竞赛,孵化国家级大创项目 9 项,省级项目 22 项。
3.校企联合攻关太子参、食用菌等产业技术,形成专利 3 项、植物新品种认定 1 项。


2024生工院第四届学生科研竞赛

2022学生科研小组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践
育人成效
学生获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奖项 11 项,“互联网 +” 省级金奖 1 项;本科生发表论文 35 篇。



(三)社会影响
科研成果支撑闽东太子参产业年产值突破 10 亿元,助力 “药城” 建设;学院被授予 “宁德市科普教育基地”,环保时装秀、茶艺表演等活动辐射周边中小学,形成 “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品牌。


环保时装秀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以 “红色领航” 为魂,“产教融合” 为脉,构建 “三全育人” 体系,突出 “师范亮色” 与 “产业特色”,形成 “科研反哺教学、服务反哺育人” 的创新模式,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 “闽东方案”。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