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目的是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2025年4月15日,我们迎来了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让国家安全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激发同学们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我校团委举办“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安全放线”主题征文比赛。经过推荐评审,现将其中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山河安澜守四方 枝叶关情筑屏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 24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 吴群
走四季,访人家,如同昨夜天光乍破了远山的轮廓,国家安全如同远山的轮廓,始终在我们心中,虽曲折坎坷,却始终坚定前行。每一片叶子的曲折,都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缩影;每一道坎坷,都是我们筑牢安全防线的见证。我们深知,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因此,我们走遍四季,访遍人家,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生活的点滴,让安全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屏障。山河安澜守四方,枝叶关情筑屏障。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山河为脉,国家安全如同大地的筋骨,是支撑着一个民族挺立的脊梁。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兴衰往往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到郑和下西洋的帆影,从抵御外敌的长城到抗击疫情的全民防线,国家安全始终是文明延续的命脉。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系统性思维统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军事科技文化安全是保障,社会安全是依托,生态安全是底线,这些如同山河的笔墨交织,共同勾勒出国家的复兴图景。
国家安全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城墙,而是充满了动态联系与辩证关系,需要以全局视野统筹发展与安全,用创新思维化解风险挑战。
人民是安全防线的根基。枝叶关情,国家安全的大树,每一叶都镌刻着人民的力量。我们深刻能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是宏大的战略,更是具体的民生。食品安全的餐桌、网络空间的清朗、社区街巷的安宁,这些“枝叶”看似微小,却关系着每个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边防地区,护边员数十年如一日巡守国境线,只因那一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长江沿岸的工厂,环保技术员日夜监测水质,只为“一江清水向东流”……这些场景告诉我们,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正是将个体的冷暖融入国家的脉搏。当每个公民都成为安全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安全照见未来。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总体国家安全观正以更丰富的内涵照亮前路。在能源安全领域,我国通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战略加速能源转型,宁德时代全球首发的凝聚态电池技术更是突破储能瓶颈;粮食安全方面,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实现盐碱地亩产802.9公斤,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当我们把安全意识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课堂里,当每个网民自觉抵制虚假信息,总体国家安全观便真正成为一种文明自觉。这种自觉,将让安全的屏障从有形的边界扩展到无形的精神世界,从一代人的坚守转化为生生不息的传承。
远山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次清晰,国家安全的长路依然山高水长。让我们以山河为纸、以奋斗为墨,共同书写总体国家安全观。山河安澜守四方,枝叶关情筑屏障。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