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学生甘志达眼里的后山夜校

2014-09-15 18: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后山夜校社团教员给孩子们上课

    后山夜校社团,一个义务的爱心教学社团。因紧邻宁德师院本部的后山村而得名,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成立了3个办学点。而靠近宁德师院东侨新校区的马山、鳌江村便是其中一个办学点。


  3年前,甘志达踏入大学校园后便加入了后山夜校社团,而在此后的大学时光里,他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时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去夜校,去外面当家教还能挣些钱’。”甘志达说,自己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觉得“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如今已是大四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学生的他,尽管已不再担任后山夜校社团负责人,但对于自己能够在大学期间加入后山夜校,仍感到“不后悔,很自豪。”他说,“这是一个很单纯很美好的环境,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让我感到满足。或许工作之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上学期是甘志达在后山夜校的最后一个学期,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后,他们便开始做倒计时表。甘志达回忆说,在临近期末的一次课上,班级里的学生因不舍而哭了。孩子们问甘志达,“老师,为什么以后不来看我们了?”甘志达给孩子们留下了自己在学校的地址“我住4号楼,你们可以来找我。”


  令他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真的来了。“我当时不在宿舍,是后来同学们告诉我的。”甘志达说,当时后山夜校的2名学生独自到师院学生宿舍4号楼,因为不记得自己所住的楼层,他们便一层一层地找,一间一间地问。最终,还是因为没找着,而没能见着甘志达。“他们都是住在马山、鳌江村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农民工的孩子,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甘志达说,“我想,这就是我当初选择加入后山夜校这个大家庭的原因。” □本报记者郑振忠


  (图片均由宁德师范学院提供)


  记者手记


  让社团给予青春更大的意义


  大学时代,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许多笑起来脸上还挂着稚嫩符号的学子们,在这里开始学会了成长。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在大学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些即使多年后回想起来,仍旧充满美好回忆的大小社团。


  社团,大学校园里的活跃分子。加入社团的学生大多因为同样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了一起。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为自己的喜好而肆意挥洒热情。也因此,有了这股强大的动力,社团越来越团结,越办越精彩,成了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社团真正发光发热,那么社团就很可能成为学生们的另一个课堂。大学学什么,大学生们或许可以在社团里找到答案:“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以社团独有的方式去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社团给予青春更大的意义。

    □闽东日报 郑振忠

原文地址:http://www.cnepaper.com/mdrb_ty/html/2014-09/15/content_5_5.htm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