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习 《摆脱贫困》,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 | 社会调研类(总结篇)“扶贫扶到心坎里”精准扶贫实地考察调研队赴周宁县进行实地考察

2018-07-28 13:00| 发布者: | 查看:

7月22日,宁德师范学院“扶贫扶到心坎里”小分队来到宁德市周宁县实地考察调研精准扶贫。队员们通过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来感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变化。

 第一站,在宁德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陈新柯副书记和邱文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周宁县扶贫办,开展了一场座谈会。周宁县扶贫办主任告诉我们,周宁一共有35个贫困村,其中后洋村、梧柏洋村、苏家山村等是示范村,扶贫方式众多。主任表示,贫困是社会的短板,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脱贫,社会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思考,为什么会面临这种情况?作为大学生,社会未来的主人,我们要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了解社会层面。

扶贫办座谈会

团队成员和扶贫办领导的合影

 第二站,我们在三位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分别走访了梧柏洋村、后洋村、苏家山村,实地考察调研精准扶贫对于百姓生活产生的巨大改变。

 梧柏洋大学生村官陈康师兄向我们介绍,梧柏洋村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南部,是闽东革命老区,也是35个贫困村之一。辖上,下两个自然村,全村共152户583人,党员25人。村内水田160亩,园地面积80亩,林地面积5380亩,毛竹3000多亩,经济主要来源茶叶,毛竹,劳务输出等。省定贫困户11户40人,2017年实现脱贫。2017年梧柏洋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5人,均为省定贫困户,其中低保户3户7人。

大学生村官陈康向我们介绍梧柏洋村

参观梧柏洋村村史馆

 陈师兄还带我们走访了梧柏洋的袖珍菇养殖基地,宁德市大川农业有限公司的余恩成老板向我们介绍袖珍菇的培养过程,带我们观察袖珍菇的种植过程。袖珍菇养殖基地是由企业、农户和合作社共同创办的,袖珍菇养殖基地为梧柏洋村脱贫做出了重要贡献。

队员实地参观袖珍菇培养基地

 后洋村大学生村官叶宏鹏向我们介绍到全村144户585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49人。村内林业资源丰富,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茶叶、毛竹等经济作物为主。现在的后洋新村采用将外墙漆成七彩颜色,并在墙上画着3D画面,开发设计新的旅游特色。

后洋新村面貌

 叶师兄还带我们参观“黄振芳家庭农场”,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了后洋村黄振芳的造林情况,并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搞得不错,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后洋村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核心,探索林养、林种、林游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充分整合资源,有效推进全村发展。

队员实地参观“黄振芳家庭农场”

实践队员和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栽下的三棵树

 苏家山村支部书记苏文达向我们介绍,苏家山共有13户精准扶贫户49人,2016年脱贫6户,2017年脱贫8户,苏家山“九凤山”旅游区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有机茶园为村民提供了20多个岗位,养殖业等。苏文达作为返乡经济能人、村支部书记,创办基地,成立公司,注册合作社,搭建“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并协调组织25名党员、群众成立“党群联动致富组”,帮助群众通过银行贷款、基地入股的方式,加快脱贫步伐。为帮助返乡青年发展生产,公司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养殖豪猪、山羊基地等,开发有机茶,注册“九凤山”,建成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让有机“九凤山”销往北、上、广,让城里人享受到来自苏家山的浓浓“绿意”。

和苏总的交谈

苏家山村合影

 通过这几天的实地考察调研,实践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国家精准扶贫的好,国家精准扶贫为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了更大的一步,贫困是这个社会的短板,需要我们站在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扶贫做更大的贡献。在扶贫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险阻,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忘初心,跟党走,我们一定会攻克贫困这一重要难关。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