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 | 社会调研类(三)“闽东光彩”社会实践小队探寻闽东鲤鱼文化

2021-07-15 23:55| 发布者: | 查看:

2021711日,坚定文化自信,绘出闽东光彩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宁德市周宁县探寻闽东鲤鱼文化。

鲤鱼溪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南宋末年,郑氏先祖肇基于九曲溪畔,为保护溪中鲤鱼,特订立村规民约:人在鱼在、誓死护鱼、不捕不食、世代相传。久之,人鱼情笃、生息与共,爱鱼护鱼蔚然成风,成就了这一独具特色、神奇美妙的鲤鱼自然生态保护区。溪中鲤鱼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人鱼同乐,妙趣横生。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画,吟诵不止。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周宁鲤鱼文化点


上午,小分队成员们分别参观了中华鲤鱼博物馆,在博物馆中领会了周宁源远流长的鲤鱼文化的浓缩历史。周宁鲤鱼溪是全球年代最久远的鲤鱼溪,被称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北京小学第五册语文课本将《奇妙的鲤鱼溪》作为范文教诲于人。迄今,海内外已有一百三十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它,中央电视台誉之为“中华奇观”。


中华鲤鱼文化博物馆


参观鲤鱼溪


下午,成员们分别参观学习了世界唯一的“鱼冢”、“鱼祭文”和“鱼葬文化”。用镜头记录下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画面。这里爱鱼、护鱼、敬鱼的神奇故事,在2017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赞许。


参观鲤鱼溪


鲤鱼石碑



鲤鱼冢


千年鱼溪


此次闽东鲤鱼溪文化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闽东鲜活完善的敬鱼、爱鱼和护鱼的文化和习俗。它是中国鲤鱼文化在闽东地区最完美的传承,是中国乃至全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这次活动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挖掘出闽东文化的更多可能性。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