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和我的老师”征文选登(一)丨春风化雨:我与益长老师

2025-09-09 15:25|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我校举办“我和我的老师”征文比赛。广大宁师学予以笔为媒记述了老师的治学和育人事迹,真切抒发了对老师真挚的感情,生动展示我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现对优秀征文作品进行选登,邀你一起聆听这些暖心故事,向每一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春风化雨:我与益长老师


张淼高翥 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那年初春,我第一次走进教学楼的301教室,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教室里弥漫着新课本的油墨香和窗外玉兰花的清香,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笑,直到上课铃响起,一个身影匆匆推门而入——那是我与益长老师的初见。

他穿着件干净整洁的淡粉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手肘处,露出晒得微黑的手臂。当他站上讲台,没有立即翻开教材,而是幽默风趣地表达了他对我们的期望。

“同学们好,我是教你们教学法的老师——李益长。”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我的课能够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具备冲出宁德的能力。”这个出人意料的开场白,瞬间消融了师生间的陌生感。


课堂上的创意师


益长老师的教学法课从来不会让人昏昏欲睡。他总能把枯燥的理论变成鲜活的实践,用他的话说:“教学法不是用来背诵的经文,而是需要注入生命的艺术。”

记得讲解“教学三境界”时,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填鸭式”、“启发式”和“对话式”三种教学模式。身材魁梧的同学被指定为“填鸭式”代表,益长老师往他怀里塞了一摞书:“来,把这些‘知识’强行塞给同学们!”当他手忙脚乱地试图把书本塞给前排女生时,全班笑作一团。而轮到“对话式”演示时,益长老师亲自下场,与学生对坐饮茶论道,“看到没有?”他举起茶杯,阳光透过琥珀色的茶水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最高境界的教学就像品茶,需要师生共同品味思考的过程。”那堂课结束,没有人会忘记教学三境界的区别。

他的课堂游戏总是别出心裁。为了让我们理解“因材施教”,他设计了一个“盲盒教学”环节:每位同学随机抽取一张写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卡片,他要当场为每种风格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当我抽到“视觉型学习者”时,他立即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思维导图,还在重点处画了会动的小眼睛。“看,知识在对你眨眼睛呢!”他俏皮地说,惹得我忍俊不禁。



长廊里的知心话


益长老师的关怀从不局限于课堂。每周三下午,他总会在教学楼技能训练的长廊里“偶遇”学生。那条写满学生优秀作品的长廊是他的“第二办公室”,也是许多同学倾诉心事的树洞。

第一次被他在长廊“拦截”是个深秋的午后。我正捧着教案模板往图书馆走,他突然从柱子后面探出头:“这位同学,急匆匆的是要去赴约吗?和知识约会?”没等我回答,他就拍了拍我的肩膀,“陪我一起晒晒太阳吧。”我们坐在被阳光晒得暖融融的木长椅上,他亲切地询问我工作的想法。当听说我想要去山区支教时,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巧了,我毕业后第一站就是去山区支教。”他向我讲述如何在漏雨的教室里用锅盖当圆规,如何带着学生漫山遍野采集植物标本。“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他把一瓣橘子递给我,“它应该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生命的温度。”

那天我们聊到夕阳西沉,长廊的柱子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临走时,他突然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我总爱在这里和学生聊天吗?”见我摇头,他指着满墙的优秀作品说:“因为这些都是学生们的心血,会记住每一句真心话。”


迷雾中的指路灯


大三,学业、就业压力像乌云般笼罩着我们。当周围的同学都在探讨实习单位时,我对未知的未来感到了害怕。某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在空教室里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修改了十几遍的试讲依然不尽如人意。

“这是哪位艺术家在创作惊世巨著啊?”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益长老师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雨水顺着他的伞尖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洼。他拉过椅子坐下,看了眼我的电脑屏幕,突然说:“走,带你去个地方。”

我们走到了书法展的现场,推开书法教室的门。墨香扑面而来,几位同学正在宣纸上挥毫泼墨。“我每周三都来这里写字,”他递给我一支毛笔,“手腕要放松,像握着一只小鸟。”当我战战兢兢地写下一个“永”字时,他突然说:“书法技能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想去试一下吗?”

原来他早就注意到我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你写字有种特别的节奏感,但还是缺少了系统的章法。”他挥毫写下“海阔天空”四个大字,“别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训练中,多元发展才是老师的必经之路。”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练字之路。“记住,”他在我比赛完后说,“好老师应该像水,能适应任何容器的形状。”


未完的乐章


在益长老师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师范生书法技能大赛。那些他指点我的日子,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下笔,他总站在我身后,时而轻轻托一下我的手腕:“写字如做人,要端正却不失灵动。”

“你看,一块黑板能磨出多少人生的轨迹。”我忽然明白他为何总说教育是“百年树人”,那些粉笔笔迹会随时间淡去,但被点亮的心灵永远闪光。益长老师常常会分享一些学生的作品。“这些都是我的骄傲,”他轻轻抚过文件边缘的磨损处,“看着你们成长,就像看着花园里不同的花次第开放。”即将步入实习的我,站在了教培机构三尺讲台上积攒经验,每当遇到迷茫的学生,我就会带他们去办公室外的阳台看花——这是跟益长老师学的。

窗外的玉兰花又开了,清香飘进教室。我放下粉笔,对学生们说:“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位特别的老师的故事……”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如初见时的模样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