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春筑梦行 | 山河浸润赤子心,实践躬行青年志

2025-07-14 22:33|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与基层一线,在广袤天地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以知识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力量浇灌成长之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年担当,书写动人篇章。


本期看点


1山河入课润童心,家国启智育新苗

2践行河长之治,共护绿水青山

3“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 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4传承文化基因,赓续中华血脉

5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三下乡”调研:以调研之笔,绘就产业新篇


精彩聚焦


01山河入课润童心,家国启智育新苗


实践队员开展中国地理课


为深入贯彻“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认同,7月8日,宁德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赤溪夏村支教志愿服务队在夏村小学以“知我中华·爱我山河”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兼具知识性与人文性的中国地理课。


实践队员在讲解城市名片


课堂上,实践队员精心设计互动环节,以"认识家乡的'邻居们'"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政区图、逐步搭建起地域认知框架。孩子们在互动中不仅记住了地理坐标,更触摸到北京的历史厚重、杭州的江南韵致、成都的天府烟火,地理不再是地图上的抽象符号,而成为可感知的文化底蕴。


实践队员正在开展互动游戏


课后,实践队员吕伟达分享道,“地理是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这堂地理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两颗种子:一颗是对祖国山河的立体认知,一颗是对家国文化的炽热情感。”


实践队员正在开展互动游戏


02践行河长之治,共护绿水青山


江河奔涌,滋养万物;碧水长流,惠泽四方。为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护河爱水的责任意识, 7月7日,宁德师范学院“河小禹”社会实践队在黄玉芳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宁德市东侨区河长办开展实地调研与学习交流。


图为东侨区河长办工作人员与实践队队员们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工作人员系统介绍了东侨区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方面的举措,重点分享管理平台的应用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践经验。队员们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就如何提升河道治理效能、优化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刻体会到基层治水工作的系统性与挑战性。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与河长办工作人员进行提问


此次调研深化了团队成员们对“河长制”实践成效的认知,坚定了投身生态保护的信念。队员们表示将发挥专业特长,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03“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 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队合照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基石,资助政策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支撑。7月10日,“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 社区社会实践队走进万达社区,为社区未成年人带来心灵关怀、为居民宣传和讲解国家资助政策。


队员黄燕玲和钟欣妍引导小朋友填写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实践队队员们走进社区,向居民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和福建省资助政策明白卡。队员们耐心倾听居民的心声,解答疑问,分享心理小知识,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政策细则,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建议。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国家资助政策信息,也锻炼了队员们的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队员们为老人讲解福建省资助政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让孩子们能正确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让居民对政策的认识更加清晰。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将继续走进社会,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送去关怀,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得到回应,让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有温暖相伴。


04传承文化基因,赓续中华血脉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7月8日,“寻清澈之爱,挺膺青春爱国担当”社会实践队前往宁德市屏南县耕读文化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上午9时,实践队抵达宁德市屏南县耕读文化博物馆。


实践队员于博物馆门前合影


入馆后,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队员参观了福文化和耕读文化两个展厅,见到了寓意美好的《千福图》与各个历史时期的耕读文化文物。


馆内讲解员为实践队队员讲解


在博物馆的展厅内,讲解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亲切的话语,为实践队队员们进行生动详细的讲解。


实践队员就展品展开激烈讨论


实践队员们围绕展品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对耕读文化的思考,同时就展品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文化特征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05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三下乡”调研:以调研之笔,绘就产业新篇


近日,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开展“三下乡”实践。实践队聚焦高山土豆产业,多维调研产业发展现状、品牌建设等,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数据调研中,队员设计涵盖产品价值、产业发展的问卷,穿梭田间地头与村落。




实践队围绕包装形式、加工偏好等,向村民、游客调研,挖掘消费需求,为产业分析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汇总显示,85%受访者更关注土豆安全性,70%受访者则希望包装标注种植基地信息,“高山土豆种植”的生态故事倍受欢迎,为产业发展、IP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准调研是发展“导航”,独特IP是产业“名片”。实践队将深化调研、打磨 IP,推动高山土豆 “从土到金”,以调研双轮驱动产业升级,书写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新篇。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