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春筑梦行|多域实践播星火,青春担当绘蓝图

2025-07-16 22:41|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投身乡村与基层一线。他们以青春之力扎根大地,在田间地头探寻振兴密码,在课堂内外播撒文化火种,在社区角落传递暖心关怀,在科学世界点亮探索之光,于 “大思政课” 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本期看点


1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探“土”问农经,对话助振兴

2“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进行支教活动

3金马支教队:用创意课堂点亮社区支教时光

4“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 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5一窥微观趣,点亮科学光


精彩聚焦


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探“土”问农经,对话助振兴


为深挖高山土豆产业发展脉络,探寻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7月4日,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步入浦源镇紫云村望故乡种植专业合作社,对话高山土豆种植负责人。



采访现场,负责人热情相迎。在交流过程中,他回溯土豆种植产业在紫云村落地生根的历程。培育阶段,他们采用了本地有机肥与绿肥轮作技术改善土壤肥力,引入滴灌系统,同时结合紫云村昼夜温差大的高山气候特点,利用防虫网和生物防治应对病虫害。



负责人称,产业发展起来后,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还带动了周边运输产业的发展。2023年,紫云马铃薯为全村带来纯收入150余万元,全县马铃薯种植也从2021年的9993亩增长到2023年的30695亩,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此次采访是与乡村振兴践行者的深度交流。实践队员将把倾听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助力高山土豆产业更上一层楼,推动乡村振兴愿景加速实现。




“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进行支教活动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增强青年的责任感与时代担当,宁德师范学院“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于7月7日继续在福鼎市德成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各班级活动丰富多彩,大家收获满满。

在成人班,潘校长以抗战88周年为主题进行演讲。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抗战历史,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展现于众人眼前。


成人班抗战88周年主题讲座


支教队为孝德班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福鼎白茶课程。课堂上,支教队队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茶样和详实的图文资料,耐心细致地讲解相关知识。


支教队队员陈思盈正在讲课


尊贤班和师恩班的学生们沉浸在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之中。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提问、踊跃参与体验,支教队员们热情引导,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支教队队员黄琪娅正在讲课


支教队队员余佳妮正在讲课


今日的支教活动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与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支教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指导开展活动,这段经历必将在支教队员与学生们的心中留下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金马支教队:用创意课堂点亮社区支教时光


7月10日,宁德师范学院金马支教队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社区,开启充实的支教时光,用热情陪伴孩子们成长。

数学课堂上,支教队员化身为“数字向导”,为孩子们讲解加减运算,让抽象数字变得可触可感,思维的火花在互动中不断迸发。



语文课堂里,支教队员摇身一变为“汉字魔法师”,带领孩子们玩起了偏旁造字游戏。孩子们用粉笔在黑板上组合偏旁,看着新字一个个在自己手里“诞生”,在游戏中发现汉字奇妙,空气中满是探索文字奥秘的快乐。



英语课上,“女巫的毒药”主题活动点燃热情。队员在黑板上写下单词教孩子们认读,“识别毒药”游戏让大家轻松记住“water”“friend”等词,课堂笑声不断。



活动课上,队员将“菜园”带进课堂,孩子们认真辨别每一种蔬菜、学习其习性,笑声里混着泥土的清新。



一天课程在欢乐中落幕,金马支教队的队员们用创意与耐心,让知识鲜活有趣。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正是支教路上最美的风景。


“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 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7月11日,“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队走进华建社区,开启第四站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政策宣传,实现“心灵关怀”与“政策送暖”的双向奔赴,精准回应成长需求,传递社会温暖。


“弘毅传知担使命,携手同行润心田” 心理健康进社区社会实践队华建社区合影


活动中,队员们引导小朋友填写心理健康问卷,以专业素养助力孩子们敞开心扉;发放国家资助政策明白卡时,将“助学贷款”“雨露计划”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家常话语,清晰解读申办流程。居民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困惑,与队员的问卷调研形成默契呼应;福建省资助政策明白卡被张贴在文明实践站信息墙,这场“专业力量+本土智慧”的协作,让关怀精准落地。


队员周熙茗引导小朋友填写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资助政策为青少年逐梦提供底气,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筑牢心灵防线,二者结合是助力成长的关键。未来,实践队将持续践行社会责任,让更多家庭受益,为未成年人成长添力。


队员黄伟鸿向初中生们讲解福建省资助政策


一窥微观趣,点亮科学光


7月10日,由自然坊成员组成的"知行沃土·绿芽科普"实践队联合宁德市科技馆成功举办"微观生物世界"科普活动,26名小学生参与其中。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方式,带领孩子们探索微观世界奥秘,学习科学观察方法。

实践队队员与刘凯良、王永吉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讲解,介绍了微观生物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装片展示


孩子们亲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还动手组装了简易显微镜模型。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成员指导组装显微镜


展示显微镜结构


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掌握了基础操作技能,还提升了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刘凯良老师在点评中肯定了活动效果,王永吉老师则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有效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老师及成员合照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