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宁德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扎根闽东大地、深入基层一线。从家访传递教育温情到课堂传承文化根脉,从科学启蒙点亮梦想到直播助力非遗焕彩,青年学子们在多样实践中上好“大思政课”,于“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中践行使命担当,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书写闽东青年的生动答卷。
本期看点
01教育有温度,家访暖人心——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顺利开展家访活动
02“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进行支教活动
03童声舞姿,艺彩初显
04青野创想实践队“播种科学梦科教闽东行”科普活动-福鼎及柘荣站圆满完成
05直播传畲药,青春护非遗
精彩聚焦
教育有温度,家访暖人心——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顺利开展家访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重视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7月12日—7月15日,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开展了以“教育有温度,家访暖人心”为主题的家访活动。
开启家访之门,传递教育温情。本次支教队以入户家访形式,与家长们深入交谈孩子的学习、兴趣、性格及未来规划,了解学生居家情况,主动询问家长困惑,并真诚地分享了建议,真正做到了将“关爱”融入心间,致力实现家校共育。

支教队队员深入学生家庭
进行家访

家访过程支教队队员
与学生深入沟通

支教队队员共同欣赏
学生表演钢琴

支教队队员与学生家长
反映学生在校情况

支教队队员与学生家长深入
讨论学生学习状态
家访结束后,学生家长表示:“感谢支教队的同学们为孩子们打造了这么好的夏令营学习环境,让小家伙们能够带着兴趣学习,也特别感谢老师们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这份感谢,是对支教队的极大肯定,也彰显了家访活动的深远意义。

学生家长表达对
支教队的感谢
我校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七年来矢志不渝地坚持家访工作,用行动诠释担当,用爱编织希望,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阳光与温暖的蓝天。未来,支教队也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实的举措,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进行支教活动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增强青年责任感与时代担当,宁德师范学院“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于7月16日在福鼎市德成学校持续推进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师恩班的教室里弥漫着艾草清香,支教队队员指导学生搓艾绒。大家专注细致,将艾草揉捻成绒,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技艺。

支教队队员正在协助
学生制作艾绒
亲仁班的手工课上,大家制作艾锤。裁剪、填充、缝制,孩子们发挥创意,一个个精致的艾锤在手中诞生,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感受传统民俗趣味。

支教队队员正在帮助
学生制作艾草锤
孝德班中书墨飘香。老师讲解书法知识,支教队队员辅助教学。学生们用心书写,在横竖撇捺间,领略书法艺术之美,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支教队队员正在助教书法课
支教队的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助力德成学校教学。相信在支教队的努力下,德成学校的教学将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的未来将更加绚烂。
童声舞姿,艺彩初显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号召,“追随领袖足迹,培育时代新人”文峰支教实践队在这半个月的支教实践中,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德智体美劳多维发展。7月16日的文峰小学正在为汇演紧锣密鼓地排练着,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期待的味道。
伴着《宝贝宝贝》轻快的旋律,幼儿园的小朋友率先登场,他们晃动着脑袋、挥动着小手,跟着节奏蹦蹦跳跳。虽然动作还有些稚嫩,偶尔会跟不上节拍,但每一个眼神里都闪烁着对舞台的向往;低年级的孩子们则在《我乘着风飞过来》的动感旋律中舒展身姿。他们一遍遍练习着跳跃、旋转的动作,劲头十足。支教队队员在一旁耐心地纠正着细节,孩子们仿佛真的化作了展翅的小鸟,要在明天的舞台上乘风飞翔;高年级的同学们正专注地排练着朗诵《文峰新闻联播》。他们手持稿件,挺直腰背,用洪亮又富有感情的声音播报着发生在校园里的趣事。将文峰乡小的日常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对校园的热爱。



从稚嫩的舞步到激昂的朗诵,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努力和支教队队员们的心血。明天,这些来自文峰乡小的精彩表演将正式绽放,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充满爱与活力的视听盛宴!
青野创想实践队“播种科学梦
科教闽东行”科普活动-
福鼎及柘荣站圆满完成
宁德市科协与教育局联合主办、自然坊青野创想实践队承办的 “播种科学梦 科教闽东行” 科普活动,7月16日迎来福鼎、柘荣的60名学生及4名领队,在宁德师范学院开启科学探索之旅。
活动以红色文化启蒙开篇,实践队带领师生走进闽东之光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共同追溯闽东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力量。

学生们参观闽东之光红色文化教育中心
随后的科学探秘环节里,同学们走进动植物标本馆,近距离观察琳琅满目的生物标本,在栩栩如生的展示中触摸自然科学的奇妙;

实践队队员对动物标本馆进行讲解
接着在互动显微镜室,大家亲手操作装片观察,透过镜片探索微观世界的生物奥秘,眼里闪烁着发现的惊喜。

学生们观察显微镜
活动尾声,每位学生都收到了专属研学证书,伴随着总结发言的鼓励,现场掌声阵阵。活跃的氛围中,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欲愈发炽热。

研学证书颁发仪式合照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扎实的科学知识,更在动手实践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让科学的种子在互动体验中悄然扎根。
直播传畲药,青春护非遗
7月17日,“霞屿逐光,山海探兴” 实践队联合畲药传承人雷顺荣,开启畲药直播宣传活动,以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能。

直播中,雷顺荣深入解读畲药文化:手持药材详解识别特征与生长习性,演示传统炮制技艺,介绍其在养生治病中的应用。他特别强调,畲药取材山野,从生长环境、采摘到炮制都有严苛讲究,需兼顾药效与植物保护,还现场示范了辨识与炮制技巧。


实践队队员化身 “直播助手”,协助展示畲药制品、实时解答网友疑问,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畲药魅力。这场两小时的直播吸引超1万人次观看,热度值破万并登顶同期直播热度榜,让畲药文化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此次直播是团队 “非遗传承与创新实践” 的重要探索。“非遗+直播” 模式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贴合年轻群体的传播习惯。团队表示,将继续拓展传播路径,用青春创意讲好非遗故事,让畲药等传统文化 “潮” 起来、“活” 下去,在新时代绽放独特光彩。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