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宁德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青年学子扎根乡村与基层一线。从心灵成长的守护到扶贫印记的探寻,从创意课堂的绽放到文化传承的践行,再到自然与艺术的交融,宁师青年以多样实践为笔,在闽东大地的“大思政课”中书写“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青春答卷,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在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发展的征程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青春动能。
本期看点
01. 心灵沐阳,健康成长——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育梦夏令营”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圆满举行
02. 扶贫印记:赤溪硕果映初心,畲乡文脉继薪火
03. 创意课堂绽放童心光彩
04.“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进行支教活动
05. 蓝韵染童心,晒艺启自然
精彩聚焦
心灵沐阳,健康成长——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育梦夏令营”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圆满举行
为关注乡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助力其全面发展,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于7月14日开展“心灵沐阳,健康成长”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支教队队员李琳为学生们
讲解活动目的
活动开场,支教队队员以“表情变变变”环节引入本次讲座主题。她展示不同表情图片,引导学生们猜测对应情绪,为后续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表演“生气”情绪的神态
紧接着,她围绕“认识情绪分类与表达”、“打败烦恼小技巧”、“知识竞赛抢答”三个环节,结合生活场景举例,介绍“开心、难过、生气、害怕”四种情绪,系统讲解“气球呼吸法”等方法,指导孩子们掌握管理情绪的技巧。
活动现场,学生们积极抢答,在轻松氛围里巩固了知识。临近活动尾声,她总结讲座内容,再次强调认识、接纳和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支教队队员演示调节情绪方法
(气球呼吸法)

学生们认真聆听支教队队员的讲解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是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更是我院“立德树人、服务社会”教育理念的生动延伸。宁师学子始终以扎实的准备和耐心的引导,帮助孩子们认识情绪、学会调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增添助力。
扶贫印记:
赤溪硕果映初心,畲乡文脉继薪火
7月14日,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 “赤溪成长训练营” 实践队走进 “中国扶贫第一村” 赤溪村,通过参观村史馆与畲族古村落遗址,探寻脱贫攻坚历程,感悟乡村振兴活力。

在赤溪村村史馆,队员们透过详实的图文资料,系统梳理了村庄从 “贫困样本” 到 “脱贫典范” 的蜕变轨迹,直观感受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随后,队员们踏上从沥青路到泥泞小径的探访路,深入畲族古村落遗址杜家堡。斑驳墙体与独特建筑技艺间,畲族先民的智慧跃然眼前,也让大家更深刻理解了《摆脱贫困》中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的思想内涵,体悟到 “造血” 式扶贫的坚定决心。


实践队负责人周余宣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队员从脱贫成果中汲取奋进力量,从民族文化中体悟精神内核,为提升才干、服务社会筑牢根基。赤溪村的变迁故事,让队员们对畲族文化与脱贫历程有了更鲜活深刻的认知。
创意课堂绽放童心光彩
7月16日,宁德师范学院周宁小学暑期支教实践队的郭栩祯、陈景豪分别开设奇妙线条美术课与趣味章鱼手工课,以生动教学点燃孩子们的创造力,让课堂洋溢着欢乐与灵感。

队员郭栩祯的美术课上,线条成了想象力的翅膀。她用童趣比喻引导:“线条可以像小火车跑成直线,也能像小溪流弯出曲线哦!” 孩子们立刻拿起马克笔,在纸上肆意勾勒出千奇百怪的线条,课堂仿佛化作魔法工坊,创作热情四处涌动。
另一边,队员陈景豪的手工课同样精彩纷呈。他耐心教孩子们用彩纸做章鱼,边示范边支招:“剪触手要慢慢转着剪,像给章鱼‘穿裙子’,这样才均匀好看。” 他手把手指导粘贴眼睛、绘制花纹,让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享受动手的成就感。



两位队员坦言,能用艺术陪伴孩子成长是极有价值的事。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创作自由,在欢声笑语中滋养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
支教队进行支教活动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增强青年责任感与时代担当,宁德师范学院“薪火相传,文化筑梦”福鼎德成支教队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在福鼎市德成学校开始了7月17日的行程。
操场上,尊贤班和师恩班的孩子们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支教队队员们早早来到现场,精心布置比赛场地,准备好拔河绳。这场拔河比赛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拔河比赛
亲仁班的学生们则在后厨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炊活动。老师们早早准备好食材和炊具。队员们身着围裙,挽起袖子,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切菜、炒菜,现场欢声笑语,烟火气息浓郁。

山野炊烟
夜幕降临,校园里弥漫着浪漫的氛围,一场星空音乐会悄然拉开帷幕。音乐会在支教队队员悠扬的歌声中开场,队员们带来了一首《觅幽兰》。学生们跟着节奏轻轻摇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星空音乐会
今天的支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蓝韵染童心,晒艺启自然
7月17日,宁德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赤溪夏村支教志愿服务队在夏村小学开展 “蓝晒寻趣・自然入画” 主题课堂,让乡村儿童在古典工艺中触摸艺术温度,在自然探索里感知科学趣味。这场以 “光与影”“花与色” 为媒的课程,既带孩子们解锁了传承百年的古典摄影技艺,更以本真方式架起 “观察自然、热爱科学、创造美好” 的成长桥梁。

活动开场,支教队队员以“表情变变变”环节引入本次讲课堂以蓝晒工艺的操作演示引入,队员将亲手调配的感光溶液均匀刷在纸上,孩子们凑近了看,溶液在纸上晕开浅蓝的痕迹。“现在,我们把收集的树叶、花瓣轻轻放上去。”随着队员的引导,孩子们将校园里常见的花草铺在湿纸上,像给大地盖上一层 “自然印章”。在光影与化学反应的互动中,图案从浅蓝渐变为靛青,每一片纹路都清晰得像被时光刻下,孩子们从中感受着创作的乐趣。

从 “魔法显影” 的惊叹到 “自然入画” 的专注,从科学启蒙到艺术喜悦,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记住 “光会显影” 的奇妙,更在他们心中播下 “向自然学习、用双手创造”的种子。正如实践队员程欧丽所说:“教育要让孩子看见身边的美,今天的课,用一片叶子、一束阳光,教会他们美就在脚下。”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