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青春筑梦行|踏遍山河寻文脉,情系实践育新苗

2025-08-02 18:48| 发布者: 青柠新媒体中心| 查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宁德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扎根闽东大地,深入乡村与基层一线。从探寻畲医药非遗瑰宝的传承密码,到为乡村孩童打开海洋世界的奇妙窗口;从用扎染技艺与安全知识为暑期生活添彩,到以“育梦”夏令营的温情落幕续写教育薪火——宁师学子在多样化的实践中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初心,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本期看点


1“寻根溯源,传承创新”畲医药资源调查社会实践

2探秘蔚蓝之镜,共赴海洋之约——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开展海洋文化科普主题讲座

3巧手扎染承古韵,妙语传知润童心——周宁小学暑支教实践队多元课堂点亮乡村暑期生活

4薪火绵延,育梦飞鸾——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育梦夏令营”圆满结营

5探寻古建风华,守护生态之美


精彩聚焦


“寻根溯源,传承创新”畲医药资

源调查社会实践


为挖掘闽东畲医药价值、推动这一国家级非遗活态传承,7月13-14日,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 “寻根溯源,传承创新”畲医药资源调查社会实践队走进福安市溪柄镇,开展实地调研。



实践队在王淼博士与畲医药省级非遗传承人雷金兴带领下,先到溪柄镇龙新村考察。作为闽东畲药种植保护重要基地,雷金兴在此培育的代表性畲族药用植物,为队员们提供了直观学习样本。



随后,队员们在山间开展野外调研。两位老师结合经验,从畲药形态、生长习性、采收时节、药用部位到临床应用细致讲解。队员们手持采集工具,分工记录植物特征:测量株高、拍摄影像、观察根系,现场形成“教学—观察—实践” 的良性互动。



此次采集的样本将带回实验室,为畲药品种鉴定、标本制作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



探秘蔚蓝之镜,共赴海洋之约

——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开展

海洋文化科普主题讲座


为拓宽乡村儿童视野,激发其对海洋世界的探索热情,7月16日上午,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在录播厅开展了海洋文化科普主题讲座。

讲座特别设置了 “猜猜我是谁”“听声辨物” 两个互动环节。在 “猜猜我是谁” 环节中,支教队队员依次展示了大黄鱼、座头鲸、海狮等海洋生物的局部图片,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和习性进行了生动简要的描述,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对应的海洋生物。进入 “听声辨物” 环节,主讲人播放了多种海洋生物的声音素材,组织孩子们凭借听觉进行分辨与猜测。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不仅了解到海洋生物独特的交流方式,更深刻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丰富多样。


图为支教队队员为学生讲解

大黄鱼习性、特点


图为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


图为学生听声辨鱼


图为支教队队员引导学生猜测动物


图为支教队队员给答对问题

的学生奖励


此次支教实践队开展的海洋文化科普主题讲座,既是宁师学子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将海洋教育延伸至乡村的一次积极实践。它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海洋世界的窗口,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探索的渴望。


巧手扎染承古韵,妙语传知润童心

——周宁小学暑期支教实践队

多元课堂点亮乡村暑期生活


7月16至21日,周宁小学暑期支教实践队在萌源村开展"知识+文化+安全"三维课堂,以创新教学激活乡村教育新活力。

在英语课堂上,支教队队员郜涵琪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形象地讲解了介词的使用,并以击鼓传球游戏帮助孩子们练习英语口语,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数学课上,队员洪潮瀚带领孩子们“认识时间”,通过绘制钟面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掌握了读钟技巧。此外,支教队还组织了非遗扎染体验活动,孩子们在队员黄婷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扎染作品,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安全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队员陈景豪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防溺水教育课,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讲解,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并掌握了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知识、文化和安全意识上为他们赋能。支教队队员们用爱心与智慧,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薪火绵延,育梦飞鸾——飞鸾中心

小学支教队“育梦夏令营”圆满结营


7月21日,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开展的“育梦夏令营”圆满结营,结营仪式满是温情与感动。


飞鸾中心小学校长林朱明致辞


仪式上,孩子们用最真挚的表演诉说着对这段时光的不舍与对志愿者的感恩。他们带来合唱《土坡上的狗尾巴草》,以悠扬歌声赞美平凡中的坚韧;舞蹈《一起向未来》活力四射,舞动着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吉他弹唱《嘀嗒》轻柔温暖,定格了夏日的珍贵回忆。每一个节目都饱含深情,是孩子们内心真挚情感的流露。


夏令营学生弹奏钢琴曲《吉格》


夏令营学生表演舞蹈《一起向未来》


夏令营学生表演吉他弹唱《滴答》


夏令营学生集体合唱《离别开出花》


面对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支教队队员们以一曲《我们的明天》暖心回应。歌声悠扬,传递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也为这段充满爱与成长的旅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夏令营“优秀营员”集体合影


七年来,支教队初心不改,构筑“基础+特色+实践”三维教学体系,带来多元课程与全面关怀。此次结营不是终点,未来,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将继续带着初心,让教育薪火在乡村振兴路上绵延,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夏令营五年级一班全体师生合影


探寻古建风华,守护生态之美


为深入了解福清的建筑文化与生态发展,7月12日至17日,“榕绘青春”实践团在福清继续围绕建筑和生态展开调研,感受城市历史底蕴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在建筑调研中,实践团探访天宝陂、黄阁重纶坊与瑞岩山。天宝陂作为福建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唐代坝体见证千年治水智慧,与城景相映。黄阁重纶坊刻明代叶向高事迹,雕有“苏武牧羊”显风骨;瑞岩山元弥勒造像与宋瑞岩寺,融人文自然。






生态调研中,实践团先在无患溪滨水公园与居民协作清理杂物,体会守护家园的意义;接着走访四座特色公园,观湿地飞鸟、感侨乡文化、学红色精神;最后在前坑村巡河,见证河道从“黑臭”到“碧绿丝带”的蝶变,感受乡村生态振兴成果。





这次实践探索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福清的古建是历史的见证,生态是发展的根基。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传播这份文化与生态之美,让更多人了解福清的独特魅力。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团委)

Archiver | 手机版 | 宁师青年 | 闽ICP备1002425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