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实践而闪耀,教育因奉献而温暖。宁德师范学院支教实践团队怀揣热忱深入乡村校园,以多元创意课程为钥匙,为孩子们打开知识与梦想的大门,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教育的沃土上绽放独特光彩。
飞鸾中心小学支教队将非遗游园会搬进了校园。畲族服饰上的银饰流光在指尖跳跃,传统剪纸的镂空纹样于阳光下闪烁,孩子们亲手拓印的鱼拓作品里藏着海洋的浪漫故事。当他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漂漆书签奔跑时,文化自信的种子已悄然在心田扎根发芽。

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聚焦安全防护教育。从地震避险的图文详解到应急疏散的实战演练,孩子们在紧张专注的氛围中掌握伏身遮挡、有序撤离的技能。“冰冷”的安全知识在支教老师的生动引导下,化作孩子们身边的“护身符”,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注入青春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橘子支教队践行着这句箴言。他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科技馆,探索奇妙世界:机械臂精准抓取的瞬间令人惊叹,航天模型承载的星际遐想引人入胜,电磁装置迸发的蓝色火花充满魔力……返程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分享着“法拉第笼”的科学奥秘,课本之外的广阔世界正徐徐展开。

“艺润童心”实践队让美育之花在乡村课堂悄然绽放。舞蹈课上,《小花朵》的旋律伴着轻盈舞姿;绘画课上,紫荆花的色彩里藏着纯真的爱国心意;音乐课上,《童年》的合唱歌声清澈动人。孩子们用艺术表达热爱,结业时的即兴表演中,藏着自信与协作的成长密码。

“星火暖夏·同心护航”实践队的师生们聚焦孤独症等心智障碍青少年群体,以分龄化多元融合课堂,带领他们探索生活奥秘、理解情绪小秘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实践队员们还在指导老师周珍霓的带领下,成功举办宁德市首个星空下的摄影展,吸引17名孤独症等心智障碍孩子带着摄影作品亮相,为公众打开一扇走进“星星的孩子”精神世界的窗口。

从非遗文化的浸润到安全技能的习得,从科学探索的启蒙到艺术素养的培育,支教团队用爱心与创意为乡村孩子、特殊群体的成长之路点亮明灯。每一堂课程都承载着青春的责任,每一次互动都见证着成长的蜕变,这份以实践浇灌的教育之花,正在另一群孩子的心间悄然绽放。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