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是实践的课堂,振兴是青春的答卷。宁德师范学院实践团队扎根乡村沃土,以专业智慧赋能发展,用脚步丈量民情,让“实干兴邦”的信念在泥土中扎根生长,用青春画笔为乡村振兴绘就鲜活画卷。
“霞屿逐光,山海探兴”实践队走进霞浦柏洋乡的稻田与葡萄园。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书记、村民面对面交流,静心聆听村民讲述育秧时的晨昏辛劳、防治病虫害的民间巧思,凝望葡萄藤架下缀满枝头的累累硕果;在与村书记的深入座谈中,细致梳理当地水稻与葡萄产业的发展脉络。队员们一致认为,柏洋乡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成绩斐然,其科学种植技术与多样化销售模式值得学习借鉴。那些写满种植技巧与销售建议的笔记本,正是青春助力乡村发展的真诚答卷,也承载着队员们为柏洋乡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期盼。

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化身“田园探索者”,在高山田垄间参与果蔬采摘,向农民学习辨识果蔬成熟度与种植技巧,在劳动中体悟农耕价值。他们聚焦高山土豆产业升级,通过实地调研种植规模与市场瓶颈,结合在地文化为当地土豆设计充满乡土气息的IP形象,精心规划从田间到餐桌的推广路径。当村民们捧着新设计的包装露出欣慰笑容时,“土货”变“金名片”的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实践队用青春智慧推动“土”变“金”,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创意与实干并重的发展路径。

骄阳似火,挡不住实践队员的满腔热忱,“寻脉霍童・智创未来”社会实践队一行前往霍童走进古镇街区、民宿客栈、商家店面,围绕“古镇旅游品牌活化与住宿体验提升”展开深度调研走访,他们直指霍童古镇在品牌传播、游客体验、住宿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痛点,提出一套涵盖品牌主题活动策划、住宿服务优化、文化元素植入等内容的创新方案,为当地乃至地区的乡村旅游与住宿体验优化双赢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从田间地头的细致调研到农特产品的创意推广,再到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宁德师范学院的实践团队用脚步踩实乡土,用智慧点亮希望。每一次俯身倾听都藏着对乡村的深情,每一个落地的举措都连着村民的期盼。
这份在泥土里生长的青春力量,不仅在当下为乡村注入活力,更将在未来持续传递——更多青年会带着专业知识扎根乡土,让产业调研更精准、品牌创意更鲜活,让乡村的田野间永远涌动青春的实干热情,让乡村振兴的图景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中,铺展得愈发生动绵长。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